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威胁戏剧
更新时间:2024-03-29 16:21:48

基本解释

  “威胁戏剧”是指因为其戏剧情节常发生在一个完全无辜的境遇下,主人公平淡地聊一些日常生活的话题,最后发展成一个具有威胁性的荒诞状况,将人物性格的对立、权力的撕咬、情感的隐现冲撞成激烈的戏剧。这种特点的戏剧是由英国戏剧大师哈罗德·品特创立的,其早期剧作《房间》、《生日晚会》、《送菜升降机》都是这种威胁戏剧的代表之作。

  威胁戏剧-由来

  1957年,英国戏剧大师哈罗德·品特写了第一个剧本《房间》,之后进入创作的活跃期,接连写出《生日晚会》、《看管人》、《归乡》等几部代表作,成为继萧伯纳之后英国最重要的剧作家。有人把他划归于萨缪尔·巴克利·贝克特那样的“荒诞派戏剧”,而他却自称是“威胁喜剧”,因为其作品强调了一种普遍存在的“威胁”,这种威胁既来自外部,也来自自身。

  他自己也承认,他的创作深受贝克特、弗兰茨·卡夫卡和美国武打电影的影响。但品特有自己的特色,他的戏剧倾向于表现个人在陌生环境中的压迫感,场景通常是一个房间,几个人物,屋子里的人害怕屋子以外的东西。这种特点被评论界称之为“威胁的戏剧”,这也是他的戏剧被称为“威胁戏剧”的由来。

  威胁戏剧-主旨

  哈罗德·品特就自己的“威胁戏剧”语言,说了一番回味无穷的话:有两种静默,一种是不说话,另一种则发生在滔滔不绝地讲话的同时。这时,讲话实际上道出的是一种隐藏在话语下面的另一种语言……我们听到的语言是我们所没听到的一种指引,一种必要的躲避,一种粗暴的,狡猾的,使人痛苦的或嘲弄人的烟幕,其作用在于使另外一边安于其位,真正的静默降临时,我们还能听到回声,但更接近赤裸状态,看待言语的一种方法就是把它当作经常用来遮盖赤裸状态的一种计策。

  威胁戏剧-特点

  较之贝克特的“荒诞”和“先锋”,品特的作品要更“正常”和“传统”一些。比如,贝克特的《等待戈多》采用了一种极端的反传统的手法来表现荒诞的人生,剧中的时间、地点、人物都高度抽象化和模糊化,主人公没有祖国、没有家庭、没有职业,只剩下赤裸裸的生存本身——人也因此失去了赖以证明自我生存的依据,整个生存状态被悬置起来。

  而品特则在“威胁戏剧”类的剧本中把整体构思的荒诞性和细节描写的现实主义手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观众感受到是具有真实性与现实性的荒诞。品特首先把剧作的发生语境移植到英国,作品中有着明确的英国环境、英国人物和英国习俗,其真实色彩大大增强。

  除此之外,他习惯于在日常的生活场景和日常的对话中机智巧妙地暴露生活中的停顿、空白和虚幻,主人公平淡地聊一些日常生活的话题,最后却发展成一个具有威胁性的荒诞状况——人物相互之间相互猜疑,为自己的身份问题而焦灼或绝望。

  威胁戏剧-创始人

  哈罗德·品特(Harold Pinter,1930年10月10日-2008年12月24日),是一位英国剧作家及剧场导演,他的著作包括舞台剧、广播、电视及电影作品。他的早期作品经常被人们归入荒诞派戏剧,他也是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

  哈罗德·品特的作品被视为战后英国最激进的先锋戏剧,尽管如此,却并非曲高和寡。英国是莎士比亚的故乡,一般民众都把看戏视为重要的生活内容,光是伦敦就有近百家剧院。品特的戏有时不为伦敦西区的正统戏剧标准所接受,观众却愿意掏钱买票看,加上他懂得利用广播电视的渠道广开门路,因此他在商业上也大获成功。

  中国观众对品特并不陌生,其作品《情人》和《背叛》被反复搬上国内舞台,尤以1992年赵屹鸥导演的上海青艺版《情人》最为火爆:上海演了45场,国内巡演300多场。当时正值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发表,上演该剧几乎被境外媒体看成是“改革开放”的一个信号。除了戏剧,哈罗德·品特对政治的热衷也是众所周知的。2003年,他出版诗歌选集《战争》,抗议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并因此获得了下年度的威尔弗雷德·欧文奖。2005年3月,他宣布终止戏剧创作生涯,集中精力从事政治活动。

  哈罗德·品特在2008年平安夜逝世。

简笔画(bibihua.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简笔画 bibihua.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9